團隊管理在社會生產發展的一定階段,一切規模較大的共同勞動,都或多或少地需要進行指揮,以協調個人的活動;通過對整個勞動過程的監督和調節,使單個勞動服從生產總體的要求,以保證整個勞動過程按人們預定的目的正常進行。尤其是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、產品日新月異、市場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,企業管理就顯得愈益重要。
從管理對象來分,可以將管理分成業務管理和行為管理。業務管理更側重于對組織的各種資源的管理,比如財務、材料、產品等相關的管理。而行為管理則更側重于對組織成員行為的管理,以此而產生了組織的設計、機制的變革、激勵、工作計劃、個人與團隊的協作、文化等等的管理。
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,中國的企業家們,既要面對來自外部的挑戰,又要探詢符合本土國情特質、企業現狀的經營之路。如何將一法、二理、三情的西方現代管理科學理念與一情、二理、三法的"中國式"傳統管理理念有機融合,形成具有"中國特色"的企業管理之道,是擺在眾多華商面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!
尤其是在一些巨型企業里,養著一大群“資源型領導”,這些人的特點是開口閉口各種概念和趨勢,顯得很專業,但實際上并不是高段位的領導,即使團隊績效不錯,但這并不是他們的功勞,而是在于所處的平臺。他們習慣性地批評下屬的各種不是,如果從第三方的角度來看,就會發現,事實上他們只認為自己是完美的!
如果我們還是靠分工,你就會發現總有沖突,總有責任被空缺的地方,可是當我們去說「有人負責你配合,沒人負責你負責」的時候,大家就會發現我們彼此之間是一個完全的協同概念。